肾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3-09-27 阅读:次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也叫做肾囊性疾病。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髓质海绵肾及肾盂旁囊肿等。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异常,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2/3以上的患者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被认为是衰老的改变。肾囊肿常偶然被发现,大多数肾囊肿不引起任何症状。如引起腰部胀痛或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泌尿系感染时,一般囊肿均较大,直径在5cm以上。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手术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
一、肾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临床上患者产生肾囊肿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原因,第1种是先天性的肾小管发育不良出现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肾囊肿的情况,第2种就是肾脏损害性的一些疾病,比如说一些老年人出现了退化性的疾病,或者是合并了日常生活中的高血压情况,而且一些感染因素或者是毒性物质也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肾囊肿,一般情况下都是去体检进行发现的。
二、肾囊肿不手术怎么治疗?
其实大部分的肾囊肿刚查出时都小于3厘米,不手术也很容易消除,因为从中医来看这些囊肿其实就是淤血,水湿的产物,有吸收不掉,越滚越大,称其为痰浊,伤及肾的运化功能。所以思路为:行气化瘀、消痰浊,补肾益精。对于三厘米以内慢性囊肿,肝,肾,子宫,纳氏囊肿,可用中药或中成药(三囊饮),将囊肿与其病灶彻底消除。当囊肿超过5cm,应进行相应的物理治疗,包括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